投訴建議
企業登錄
小麥秸稈 “變形記”:從田間廢料到水稻秧苗的 “生態搖籃”
在蘇州市昆山錦溪鎮長云村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秸稈革命”正在上演——小麥收割后的秸稈經發酵處理后,化身一盤盤營養豐富的育秧基質,成為水稻秧苗的“生態搖籃”。
在長云村綜合農事服務中心,秸稈經過微好氧堆肥后,機械破碎形成2至5厘米的碎料,通過自動噴淋系統調節物料含水率至55%至65%,傳送帶上的一盤盤育秧基質就成了秧苗的生長底座。
傳送帶上的一盤盤育秧基質。蘇報融媒記者 王安琪/攝
“過去將秸稈直接還田,發酵周期長、秧苗吸收效率也有限。”江蘇省農科院副研究員王秋君在田埂上指著長勢健壯的秧苗介紹,秸稈綜合利用后的育秧基質性能明顯優于傳統商品基質,不僅富含養分,還含有促生長的小分子有機物。使用秸稈基質的秧苗根系發達、莖稈粗壯,秧苗移栽后返青快。
他還測算了一筆經濟賬:稻田畝均綜合節本增效可達45至80元,且每畝水稻能增產10至20公斤。更令人驚喜的是生態環境效益——與傳統商品基質相比,新技術可減少一氧化二氮排放30%至40%,實現碳減排20%至30%。
在田埂上介紹交流桔梗綜合利用新模式。蘇報融媒記者 王安琪/攝
“秸稈不是廢棄物,而是農業生態系統中一種十分寶貴的生物質能資源,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對于促進農民增收、環境保護、資源節約以及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。”蘇州市農科院副院長周鈺林表示。目前,蘇州正構建形成“秸稈離田+就近輕簡處理+高效增值利用”的高效循環模式。通過這一秸稈綜合利用新范式,蘇州著力打造立足太湖流域、輻射全國的秸稈經濟生態圈。
隨著裝載秸稈基質秧盤的插秧機駛入田間,這場“農業廢棄物”到“綠色生產資料”的蛻變,正為蘇州農業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。
這場聯合國會議,首次在蘇州舉辦!
日前,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(UNEPFI)可持續金融亞太區域圓桌會議在蘇州工業園區隆重開幕。負責任銀行原則(PRB)的簽署銀行、可持續保險原則(PSI)的簽署保險公司等UNEPFI亞太地區會員機構...
2025-07-17
江蘇綠色低碳發展創新實踐——園區篇
今年6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,主題是“碳路先鋒、綠動未來”。近年來,江蘇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理念,有效發揮城市、園區、企業等不同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,探索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,形成了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發...
2025-07-29
荷蘭-江蘇廢棄物處置利用技術交流與產業對接會在寧舉辦
4月24日,荷蘭-江蘇廢棄物處置利用技術交流與產業對接會在南京舉行。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王燕楓、荷蘭駐滬總領事郭媚媱MarjoCrompveots出席活動并致辭,廳相關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。交流對...
2025-05-28